一、工作原理
采用白蟻喜歡吃的食物做誘餌,吸引白蟻取食,取食過程中觸動報警裝置。報警裝置發出信號,通過物聯網傳輸到監控系統,經過數據處理,監測結果呈現給用戶。用戶通知白蟻防治專業人員,對報警的監測裝置進行檢查,發現活體白蟻,用專用餌劑進行誘殺,達到預防和控制的目的。
二、明確檢測需求
1. 監測環境:根據監測環境選擇合適的設備類型。例如,地下型監測裝置適用于白蟻危害群體集中在地下或接近地面的部位;地上型監測裝置適用于門、窗框或天花板、吊頂等部位。
2. 監測目的:確定是用于常規監測、文物保護、建筑安全還是其他特定用途。例如,文物保護項目需要高精度、低誤報率的設備。
三、 技術參數
1. 監測精度:確保設備的監測精度符合要求,如溫度精度、濕度精度等。
2. 誤報率和漏報率:選擇誤報率和漏報率低的設備,以確保監測結果的可靠性。
3. 數據傳輸與管理:支持多種數據傳輸方式(如4G、Wi-Fi),并具備數據維護、查詢和系統管理功能。
4. 防水和耐久性:設備應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。
四、設備性能
1. 低功耗:選擇續航時間長、功耗低的設備,例如內置大容量鋰電池且續航時間≥3年的設備。
2. 多中心數據支持:支持多中心數據傳輸,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。
3. 報警功能:具備及時準確報警的性能,支持軟件平臺預警、短信預警等多種方式。
五、 安裝與維護
1. 安裝簡便性:設備應便于安裝、檢查和餌料更換。
2. 模塊化設計:支持便捷模塊化維護,便于更換餌料和電池模組。